19世紀,美國哲學家梭羅選擇在瓦爾登湖隱居,這樣自然、簡單的生活狀態被奉為詩意的棲居方式,令人一度心神往之。在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展迅猛,歲月流變,人工智能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而是正在逐漸走進“百姓家”,數智化的煙火人間便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種向往。
如今,隨著人們需求多元化發展,家居的生態模式不斷往智能化、個性化延伸。智能家居開始從單一的產品智能到實現全屋智能互聯互通的路徑探索,如今全屋智能被認為是智能家居的4.0時代,更有經濟觀察家認為“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的高級形態,也是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被資本圈、科技圈熱論的元宇宙聲稱可適用任意場景,一旦元宇宙生態發展成熟,家庭場景必然是落地的不二之選,未來vr ( 虛擬現實 ) 將如何改寫智能家居發展趨勢尚可期待。
全屋智能的前景
全屋智能的前景如何,從智能家居的硬件設備出貨情況便可顯露端倪。據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1億臺,同比增長13.7%;2021全年預計出貨量2.3億臺,同比增長14.6%。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將以21.4%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2025年市場出貨量將接近5.4億臺。
互聯互通是智慧社區與智慧家庭充分聯動的關鍵要素。“真正的智慧生活,不應該僅局限于全屋的智能家居,更應該是打通屋里屋外、樓宇上下、社區內外。智慧家庭中控屏的出現,恰恰實現了智慧社區與智慧家庭的互聯互通,打破了人和社區、家庭之間的信息孤島。也就是我們正在說的‘一款智慧家庭中控屏,即是全屋智能’。”
在“懶人經濟”和消費升級需求的推動下,智慧家電一躍成為消費主流。據新華財經發布的《雙11家電消費升級報告》顯示,自雙11啟動以來,高端家電銷售增長迅速,智能化體驗成為家電消費的主流趨勢。京東發布的2021年度《家電消費趨勢白皮書》也指出,智能化和人性化是高端消費者關注的核心要素,操作簡便的家電具有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能夠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質。
智能化的家居產品憑借強烈的用戶需求和獨特的用戶粘性,日益成為人們改善家居生活的必需品,不僅能打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還可以解放雙手,讓生活變得更輕松。在用戶需求的拉動下,智能家居市場目前正進入爆發節點,億歐智庫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約為4354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8000億元。
智能家居產業鏈結構
智能家居產業鏈上下游較長,參與者遍布芯片、傳感器提供商,通訊模塊、 智能控制器廠商,智能終端、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基礎層:支撐底層的物聯網操作技術和智能語音、視覺識別等ai技術技術層:芯片、傳感器等元器件供應商和通訊模塊、智能控制器等中間件供應商;應用層:提供終端產品的全屋智能廠商、傳統家電廠商、智能單品廠商;銷售渠道:智能終端廠商可以通過2c端線上線下渠道直接觸達用戶,房地產家裝公司等通過2b端提供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投資思路
按照對產業鏈的劃分,選擇上中下游產業鏈重點領域,尋找具備估值修復和處于消費升級趨勢下的新興智能家居細分龍頭公司。
ai和萬物互聯,合成可以看成是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然后它的細分領域的話,我覺得大概是有這么幾個:第一個就是前端的,最前端要用到很多傳感器。我們知道物聯網首先要感知這個世界,所以首先要用到傳感器。然后還有通信的模組,感知世界的一個數據信息以后,要把這個數據信息反饋,通過網絡發送到一個后端平臺,所以要用到通信模組,包括通信的芯片。這些是產業鏈上必須要用到的,然后再往后端的話,要用一個物聯網的平臺。
然后再往后的話,就是應用。對于收集平臺收集到的數據,在下游可以開發一些實際的應用,包括剛剛提到的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包括智慧教育這些,往后可以有很多網上的應用開發。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看,越前端的現在是越早受益,傳感器、通信模組,包括這兩者可能會用到的一些芯片,這些是最早受益的。然后往后的話,可能才會出現app的應用,算是后端的應用。現在首先第一步肯定是傳感器會大幅放量,然后接下來類似于通信模組,然后積累到一定的量以后,我們可以接下來看這個后端的平臺,包括應用這一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