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我國的家裝零售市場已經日趨成熟和豐富。無論是品牌、經銷商、服務商還是產品、解決方案的形式都不斷的完善和提升。
從90年代末家用中央空調產品的概念形成以來,已經先后經歷了多個時代的發展,從滿足基本的制冷需求到滿足冷暖需求,從冷暖需求升級到舒適系統,從舒適系統更新到個性化定制系統。產品和服務不斷升級迭代,不變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和品質,空調的形式也從窗式空調、壁掛機、多聯機、多恒系統、全屋空氣系統等多中形式的演變。

60年代之前,人們的夏季納涼的方式主要依靠手持折扇和電風扇,依靠空氣的流動帶走熱量。隨著技術的進步,窗式空調在60年代問世,1965年,上海冰箱廠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三相電源的窗式空調器。1974年,春蘭研制出窗式空調,窗式空調的出現,讓人們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到了涼快的感覺。空調也真正從大型建筑運用到了家庭用戶中,要知道,當時能夠在家里安裝窗式空調的已經是很高端的用戶。1985年,海爾生產出我國第一臺分體空調器,之后多家企業跟進,家用空調開始大規模在家庭用戶之中普及,當時的絕對霸主是華寶和春蘭,行業中有南華寶北春蘭的說法。一直到90年代,越來越多的日資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將中國家用空調市場的發展推向了高潮。從業企業的不斷增加,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調產品的售價,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采購家用空調。這些家用空調也實現了功能方面的升級,從窗戶空調的單冷模式升級到了冷暖模式,也解決了很多用戶冬季取暖的問題。
家用空調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多聯機在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的出現,1994年,大金率先將vrv空調系統引入到中國市場,但當時大金銷售的多聯機僅限于工程用戶。一直到2005年,大金推出了針對毛坯房概念的vrv系統,真正實現了多聯機進入廣大用戶家中。隨后,中國的家裝零售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多聯機在家庭中的運用已經擁有了龐大的規模。根據艾肯網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家裝零售市場的整體容量約為310億元,其中多聯機的容量約為217億元,占據了零售市場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用戶對于家庭舒適系統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除冷暖功能以外,用戶還對空氣品質、噪音等方面有著較高要求。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不少品牌和服務商推出了三恒、五恒等多恒系統,也有品牌和服務商推出了全屋空氣系統(全屋氣候系統),通過多種設備的引入,為用戶提供恒溫、恒濕、恒氧、恒凈、低噪音、無菌等多方面服務。這兩種形式的已經完全超越了空調系統的概念,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為精細化、個性化的室內舒適系統解決方案。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大方案類型在最近幾年的銷售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針對大平層和別墅用戶,這兩大產品更能滿足中高端用戶的需求。
縱觀中國家裝零售市場的主要產品形式,主要劃分為多聯機、多恒系統、全空氣系統及其它等幾種類型。從嚴格意義來講,多恒系統和全空氣系統屬于同一種產品類型,但是本文就區分來講。那么,這幾種產品類型有哪些優缺點呢?本文將重點針對前三種系統做出闡述。
首先是多聯機產品,正如上文所述,目前的多聯機在家裝零售市場的銷售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從業企業、經銷商和服務商數量是三種產品類型中最大并且是運用范圍最為廣泛的。從平層到別墅用戶,多聯機產品的冷量范圍都可以實現全覆蓋。針對廚房、衛生間等濕度、異味較為嚴重的區域,還可以搭配廚房專用室內機、除濕型、新風型室內機。如果用戶對于室內的空氣問題有擔憂,還可以搭配分解甲醛等有害物的凈化型內機。從功能的角度而言,多聯機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隨著5g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很多多聯機都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和監測,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便利和舒適的環境。

同時,多聯機產品安裝較為成熟和簡單,對于裝修設計的要求相對較低,可以充分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此外,造價成本方面也是三大產品中相對較低,每平米投資成本在300-500元之間。同時,使用可以根據用戶自身的需求隨時更改,全年綜合使用成本也是三大產品類型中最低的。
多聯機產品的空調屬性更強,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部分用戶對于多聯機產品冬季供暖的舒適性要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極寒工況環境下制熱能力的衰減,從而造成用戶使用體驗感較差。因此,很多多聯機用戶會搭配安裝鍋爐采暖系統,從而保證冬季使用體驗。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用戶對于噪音的敏感程度不同,較敏感的用戶對于多聯機室內機的噪音表現并不是滿意。這部分問題一方面是由產品本身所決定,另一方面由現場施工質量所決定,所以安裝質量從很大程度上決定在用戶的使用體驗。不過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多聯機產品可以搭配地暖、新風、除塵、除菌等單相產品,只要能夠協調好走向和布局,基本不會對層高和使用造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