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下行與消費市場疲軟的雙重壓力下,房地產產業鏈陷入深度調整周期,相關行業企業經營環境持續惡化。近期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知名設計院欠薪事件的網絡發酵,暴露出建筑設計行業正面臨生存危機。作為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暖通設計師群體,如何在行業寒冬中探尋突圍路徑,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建筑設計行業受到了哪些影響?

建筑設計行業當前正遭遇三重系統性沖擊:首先是行業人力結構的劇烈震蕩。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共生體,建筑設計機構與開發企業形成強關聯性,市場景氣度下滑直接觸發裁員浪潮。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民營設計企業人員優化比例普遍突破40%,國有設計院同樣開啟結構性調整,這場全行業崗位收縮潮使得從業者面臨嚴峻的就業危機。其次是企業經營成本的極限壓縮。伴隨房地產項目開發量銳減,設計機構普遍陷入項目斷檔、回款遲滯的困境。為維持基本運轉,降薪舉措已從民營機構蔓延至國有設計院,部分中小型設計單位甚至出現工資拖欠現象,從業者收入較行業高峰期普遍腰斬,績效獎金更是成為空中樓閣。更為嚴峻的是市場競爭的持續惡化。在行業訂單總量萎縮的背景下,設計機構為爭奪有限項目陷入價格血拼,設計費報價跌破行業成本線,這種飲鴆止渴的競爭模式既加劇企業生存壓力,又導致設計師工作強度陡增,形成"低價競標-超負荷工作-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
建筑設計師的路在何方?
面對行業劇變,暖通設計師的轉型路徑日漸清晰。首要戰略是把握國家政策導向,聚焦新興業務增長點。在新型城鎮化與城市更新戰略推進下,城市建設重點已從增量開發轉向存量改造,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智慧社區建設等領域釋放出巨大市場需求。具備醫療凈化、數據中心溫控、綠色建筑節能等專項技術能力的設計師,可深度參與區域能源站規劃、近零能耗建筑改造等新興項目,在產業轉型中占據先發優勢。核心競爭力的重塑同樣關鍵。在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低碳化轉型趨勢下,設計師亟需構建多維能力體系:既要掌握BIM正向設計、能耗模擬分析等數字化工具,又要精通輻射供冷、熱泵耦合系統等前沿技術,更需具備從方案設計到運維管理的全周期服務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用建筑市場低迷期,工業廠房、生物實驗室等專業領域設計需求逆勢增長,這提示從業者應向細分領域深度轉型,通過專業技術壁壘構筑職業防火墻。行業調整期實質是能力重塑的關鍵期,唯有持續提升技術深度與服務廣度,方能在行業洗牌中實現價值躍升。

參考資料:
1.上海國際暖通空調與舒適系統展覽會COMFORTECO CHINA-熱泵展|暖通空調展|舒適系統展
2.點擊查看原文